关于嵌入式软件的分层,驱动接口做成什么样比较好?

2020-01-07 19:24发布

本帖最后由 qingyin2009 于 2016-6-22 20:15 编辑

最近项目上用了串口,需要重写串口驱动

用到的串口帧为这样的:
            枕头1 + 字节1 + 字节2 + 字节3 + 字节 n + 帧尾1      枕头帧尾为固定值,

       我驱动是这样写的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若接收未完成,收到数据判断是否为接收第0字节,若是则判断帧头是否对应,若是,就接着接收,接收字节数递增。其他字节接收进对应位置,字节数递增;若字节数大于规定字节数,同时帧尾符合要求,即将接收完成标志置1。应用程序读取接收完成标志,若完成,则将数据读取,同时清除接收完成标志,准备下一帧接收

       同事说我将应用层的协议做进底层了,不建议这么做。建议做成数据缓冲区,由应用层判断帧数据是否符合要求。那么问题来了,帧与帧有发送间隔,这个间隔在数据缓冲区怎么体现?

       原来写程序,分层不明显,所以也不怎么熟悉,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相关的资料或者是好的例程推荐?
友情提示: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,问题已经关闭,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,回答。